
前一篇文章「為何日語會有漢字?訓讀跟音讀又是什麼?」跟大家介紹了日本漢字的由來,今天要來談談「平假名」與「片假名」,這兩種日本以「漢字」為基礎,在「平安時代」(約西元900~1000年前後)所創造出來的「假名文字」。
你可能知道一種是草書,另一種是漢字偏旁,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一種是女性的最愛,另一種居然一開始是拿來當小抄作弊用的?XD 甚至日本在二次大戰前是先教「片假名」而不是「平假名」?有關他們的由來與歷史,這篇一次介紹給你~
「片假名」的由來
話說「遣隋使」跟「遣唐使」帶回了一籮筐中國的好東西,佛教也開始傳入日本,天皇貴族們篤信佛教的影響下,佛寺越來越多,想瞭解佛法、讀佛經的人當然也越來越多。
請大家想像一下你是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走在時代潮流尖端的你,得知今年「春夏最新流行款」是佛教,不瞭解一下沒辦法在宴會上跟其他貴族交談,而自己這麼有慧根,一定能夠得到佛祖的垂愛,立刻頓悟佛法的!
當你興沖沖地打開佛經一看,結果沒想到是長這樣:

「……這是火星文嗎?(囧)」
不需要難過,你並不孤單。
因為不止貴族,連每天必須誦經傳道的僧侶們,看著滿滿的漢字也是望文興嘆。
除了佛經,還有用日本人不熟悉的中文文法寫成的「漢文」等著你……
但就像「侏儸紀公園」第一集裡面主角「亞倫·葛蘭特」博士所說的:「生命會找到出路」那樣,

當時的日本僧侶或貴族們,開始在佛經或是漢文每行文字的邊邊空白處,寫下簡單的「漢字偏旁」來當作小抄作弊…呃…來幫自己快速記憶與發音。
例如:
- 「阿」這個字,左邊有「耳朵旁」,就寫成ア,下次看到「ア」就知道唸做「阿」
- 「伊」這個字,左邊有「人旁」,就寫成イ,下次看到「イ」就知道唸做「伊」
- 「宇」這個字,上邊有「寶蓋旁」,就寫成ウ,下次看到「ウ」就知道唸做「宇」
- 「江」這個字,右邊有「工旁」,就寫成エ,下次看到「エ」就知道唸做「江」
- 「於」這個字,左邊有「方旁」,就寫成オ,下次看到「オ」就知道唸做「於」
漸漸地大家覺得這些「片假名」筆畫簡單又好記,除了發音,甚至還可以像「萬葉假名」那樣拿來寫文章,將難讀難懂的「漢文」轉化成「漢文訓讀文」…
這可不是繞口令喔,就像「上一篇文章」裡面有提到的,「訓」的意思是「用通俗的話來解說事物」,原本的佛經或漢文太難了,改寫成日本人習慣的文法與發音,讓佛典或是歷史書籍變得比較通俗易讀,連政府的正式公文也使用「漢文訓讀文」。
這邊節錄一小段明治天皇的「教育敕語」:
朕惟フニ我カ皇祖皇宗國ヲ肇ムルコト宏遠ニ德ヲ樹ツルコト深厚ナリ我カ臣民克ク忠ニ克ク孝ニ億兆心ヲ一ニシテ世世厥ノ美ヲ濟セルハ此レ我カ國體ノ精華ニシテ敎育ノ淵源亦實ニ此ニ存ス
有看沒有懂?讓我們用現代比較習慣的日語寫法:
朕惟うに、我が皇祖皇宗、国を肇むること宏遠に、徳を樹つること深厚なり。我が臣民、克く忠に克く孝に、億兆心を一にして、世々厥の美を済せるは、此れ我が国体の精華にして、教育の淵源、亦実に此に存す。
這邊要提一下阿哲的外公,他老人家一直到國小都是接受日本教育,還記得之前每次回去時,他一定會直接「背誦」一次「教育敕語」的「全文」給你聽!真的沒騙你!因為一背完,他就可以炫耀說國小的「先生」課堂上只教過一遍,他就背起來了是全班最快的!在你微笑點頭的同時,他會再拿出親手謄寫的手抄本,也不管你想不想聽,有沒有聽懂,整篇用台語從頭解釋到最後一個字為止。
當你放鬆喘一口氣,心裡想終於結束的那一瞬間,他立刻再使出一連串的COMBO連續技!「教育敕語」講完接著說明治天皇的豐功偉業,再接著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讓你想閃都閃不掉,我跟弟弟每次就是只能一直點頭,沒有一兩個小時無法脫身…。聽老人家講古是沒關係,問題是每次都講同樣的內容啊…XD
外公的「教育敕語」COMBO連續技,是小時候回外婆家最不想面對的苦差事,現在成了只能懷念的回憶。日語跟日本統治時期的一切,影響了他一輩子,可見得小時候的教育真的非常重要!也希望他老人家在另一個世界,有機會可以和他最崇拜的明治天皇聊聊天~
「平假名」的由來
另一位主角「平假名」的誕生,則是跟「和歌」有關係。
和歌類似我們熟悉的唐詩宋詞那樣,以精鍊的字句詠頌自然或寄託情意,使用「5、7、5、7、7」的文字數構成。
一開始的和歌都是使用「萬葉假名」,在創作書寫下來的過程當中,如果想要寫得比別人更快速、想要讓文字呈現比別人更有意境,就要加裝「草書」這個外掛來幫忙了。
相信大家國小的國語課寫過毛筆就知道,「書法」分成工整有力的「楷書」,行雲流水的「行書」,跟意境悠遠的「草書」。而草書跟和歌一拍即合,筆畫簡潔當中又帶著節奏與韻律感!
漸漸地,一些常用的漢字用草書寫著寫著,就演變成平假名,例如:
- 「安」的草書→あ
- 「以」的草書→い
- 「宇」的草書→う
- 「衣」的草書→え
- 「於」的草書→お
如同現在的「茶道」或「花道」(插花)那般,和歌是古代女生展示自己氣質教養的方式之一,如果整篇都用陽剛方正的「漢字」書寫,顯得太男孩子氣太粗魯,而具有曲線,筆畫看起來溫柔婉約的平假名,變成了女生的最愛!
也因為女生不寫漢字,只寫平假名,所以在平安時期的「平假名」叫做「女手」喔,「平假名」這個說法是江戶時期才出現的。
阿哲小筆記:
- 古代日本女生幾乎都用平假名→「平假名」又稱為「女手」(おんなで)
- 古代日本男生幾乎都用漢字→「漢字」又稱為「男手」(おとこで)
現代日語的用法:
現代日語的「平假名」跟「片假名」擁有各自的意義,在不同的地方發揮功用,並跟漢字混用,形成「日語」這個語言的特色。
平假名:
- 日本固有語詞
- 動詞變化連用型
- 助詞
- 助動詞
片假名:
- 外來語
- 外國人名、地名
- 外國專門用語
- 俗語、隱語
- 動、植物名
- 擬音語、擬態語
日語初學者,或是上完「大家的日本語」第一課,相信都可以說出這樣的自我介紹:
「私は張です。アメリカ人じゃありません。」
上面的句子當中就包含了:
- 漢字:私、張、人
- 平假名:は、です、じゃありません
- 片假名:アメリカ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正式使用平假名
目前學日語都是從「平假名」→「片假名」→「漢字」的順序學,你可能不知道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的教育是先教「片假名」喔!
因為傳統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觀念影響(還記得平假名是「女手」,女生在寫的文字吧!),平假名是比較上不了臺面的,加上「片假名」對日本人來說,工整比較有學問的感覺,公文、學術書籍一般都使用漢字與片假名,報章雜誌、小說才使用平假名。
但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戰敗,由同盟國最高司令官總指揮部(GHQ)接管日本,為了讓日本軍國主義消失,轉變成民主國家,著名的「麥克阿瑟」將軍開始一系列的改革,像現行的「日本國憲法」(1947年到現在)就是當時制訂的。教育方面除了頒布「當用漢字」(1850字),也全面採用「平假名」作為主要書寫文字。
我們可以從「昭和天皇」的「詔書」看到決定性的轉變:


連最高等級的天皇詔書都改用「平假名」書寫,風水輪流轉,「平假名」一整個大翻身啊!也象徵日語的新時代來臨!
★歡迎加入社團,接收阿哲最新文章~
3 評論
This is my first time pay a visit at here and i am
genuinely happy to read everthing at single place. 0mniartist asmr
Ridiculous quest there. What happened after? Take care!
0mniartist asmr
Hello very nice site!! Man .. Beautiful ..
Amazing .. I’ll bookmark your web site and take the feeds also?
I am glad to seek out numerous useful information right here in the post,
we need develop extra techniques in this regard, thank you for
sharing. . . . . . 0mniartist asmr